400-6118-125
首页 > 解决方案

迎刃而上,知难而进

解决方案

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

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是指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(超声、CT、MRI)经微创方式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肿瘤靶体内或肿瘤周围,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。使肿瘤组织接受最大量的持续照射,从而杀死不同时段裂变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周围乏氧细胞,达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目的。而正常组织只受到极少量照射,避免了正常组织的损伤。

CT 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中心型肺癌

2.1 术前准备:

  (1)常规准备: 做血凝常规、心电图检查,术前用镇咳药物。

  (2)增强扫描: 无论是活检还是植入粒子治疗,CT增强检查必不可少,一方面增强是诊断的必要手段,更重要的是,增强可清晰显示病灶与血管,尽管穿刺过程中二者的分界已不再清晰如初。但仍可给操作者提供明确的穿刺目标,从而减少盲目性,预防并发症。

 

2.2 TPS 计划系统的应用:

      

根据CT资料进行三维重建,观察肿瘤大小、形态、位置、与肺门大血管的关系,为选定穿刺点、设计进针路线、方向做充分准备。首先根据病灶的大小和海拉尔公式计算出需要125I粒子的总活度,Da(海拉尔系数)=(瘤体长++高)/3,需要125I粒子的总活度为Da×185 MBq;其次是粒子种类的选择:病灶中心选择较大活度的粒子(30 33 MBq) ,病灶边缘及重要器官如血管、神经走行处附近选择较小活度的粒子(2226MBq).

再次是计算出所需粒子总数,顺序为先确定需要较小粒子的数量及活度,再确定较大粒子的活度及量;最后选择间距:较大活度的粒子间距为1. 0 cm ,较活度的粒子间距为0. 5 cm ,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。

2.3 CT 导引定位方法:

        选取适当体位,扫描前用自制栅格贴于进针大体位置,定位后常规消毒,铺无菌巾,局麻,注意充分麻胸膜。CT导引下分23 步进针,直达靶点。

2.4 快速病理:

       先用活检枪切取组织标本,做快速病理活检,待活检结果后准备植入125 I 粒子。

 

2.5 植入过程:

       先将植入针进至靶点,用植入枪依次释放微粒子1 4 , 粒子间隔1. 0 1. 5 cm。即刻CT 扫描,再退针至肿瘤边缘,调整角度后再次进针,CT 导引下进至靶点,同前所述继续释放微粒子14 ,同样方法调整角度25 次。

2.6 即刻扫描观察:

        观察的重点是有无气胸,放射性粒子的位置,同时扫描定位像( TOP) ,调整窗宽窗位,进一步观察, 满意并证实无气胸或气胸量较少( < 30 %) ,结束手术并摄正侧位胸片,以备复查。

图一  治疗术中的X线片

图二  治疗两周时的X线片


返回列表

快捷服务平台

标题   *
姓名   *
内容   *
验证码
*